独行侠在经历开季的低迷后终于迎来了一场久违的胜利,139-129战胜猛龙。球队摆脱了连败阴影,看到了一个正在蜕变的弗拉格。他在控球后卫的位置上打出了NBA生涯的首次20+表现,14投8中,三分6中2,罚球4中4贡献22分4篮板4助攻1盖帽且0失误的数据单,仿佛在向所有质疑者宣告基德教练的又一次改造工程正在结出硕果。

从季前赛开始,主教练基德坚持让身高2米06的弗拉格担任控球前锋的决定引发了外界讨论。传统篮球观念中,如此身高的球员往往被固定在前场位置,但基德一直都善于挖掘球员的潜能和改变球员打法。回想起他在密尔沃基执教的岁月,当时他将字母哥推上控卫的策略同样饱受争议,最终帮助“字母哥”成长为联盟最具统治力的球员之一。如今在达拉斯,基德再次复制这一套模式。

弗拉格本场比赛的表现证明了这一调整的初步成效,在29分钟的出场时间里高效得分,更重要的是完全掌控了比赛节奏。4次助攻且0失误的数据对于一名刚刚转型的新秀算是满分答卷,在球场视野和决策能力方面的潜力。作为球队进攻发起者,弗拉格利用身高优势在挡拆配合中形成错位优势。他的外线投篮尽管还不是最稳定,但已经足以迫使防守球员紧贴,为突破拉开了必要空间。

独行侠本场轰下139分,全队助攻数达到32次,球的流动性和球员的无球跑动都有改善。弗拉格多次利用突分找到外线空位的队友,丰富了球队的战术。在东契奇离队、欧文康复中期间,独行侠急需一个新的进攻引擎,而弗拉格的成长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缺。
防守端,弗拉格的身高和移动能力能够应对多个位置。本场比赛的一次封盖和多次干扰传球路线的表现。作为控卫,他对篮板球的保护也为球队发动快速反击提供了条件。

基德教练在赛后采访中表达了对弟子的认可:“他每天都在学习如何更好地阅读比赛,如何掌控节奏。今晚他做出了正确的判断,我们相信他会变得越来越好。”
弗拉格的转型不仅是个人位置的改变,更代表着球队战术的革新。当今位置模糊化的篮球时代,多功能型球员的价值更高,而弗拉格恰好符合这一潮流。他的成长故事才刚刚开始书写,一颗新星正在基德的调教下冉冉升起,这场对阵猛龙的比赛或许将成为他职业生涯的转折点。